歐洲經濟三強之一的英國,前三季度GDP已經出爐。至此,英法德三國前三季度經濟數據均已公佈,再加上中美兩國,全球主要經濟體當中已經有五國公佈了前三季度的成績單,接下來我們盤點一下。
首先來說英國。今年前三季度,英國GDP總量達到18365.55億英鎊,實際增長5.3%,這個數字看起來相當亮眼,但英國經濟形勢並不樂觀。
之所以看起來增長率不低,是因為疫情這兩年英國經濟受到重創後造成的低基數效應。按環比計算,三季度英國經濟環比已經陷入衰退,實質性縮減了0.2%。
在全球通脹疊加俄烏局勢升級的大背景下,英國陷入了幾十年來前所未有的高通脹,各種商品和服務的價格均處於高位。
另一方面,美聯儲加息,美元走強,英鎊大幅下跌,金融市場動蕩。以美元計價,前三季度英國GDP摺合2.31萬億美元,相比去年同期還減少了幾百億美元。
可以預見,2022年英國GDP很有可能會跌破3萬億美元,被印度趕超,退居世界第六。
當然,受高通脹折磨和匯率大幅貶值的不止英國,歐洲另外兩大經濟體德國和法國也深陷其中,以美元計價的GDP也是縮水的。
其中,前三季度德國經濟同比增長2%,GDP為28481.4億歐元;法國同比增長3.3%,GDP為19568.06億歐元。
但以美元計價,前三季度德國GDP相比去年同期減少了1000多億美元,降至3.03萬億美元;法國GDP更是減少了2300多億美元,降至2.19萬億美元。
而中國方面,受疫情等因素影響,前三季度經濟表現也相對一般,GDP總量達到87026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但好的跡象是,三季度中國經濟出現明顯反彈,由二季度的0.5%反彈至3.9%。
同時,由於今年人民幣呈現“先升後貶”的走勢,前三季度人民幣對美元平均匯率貶值幅度並不算大,以美元計價的GDP還是增長的。相比去年同期,前三季度中國GDP上漲至13.17萬億美元,增量超過5000億美元。
相比之下,美國經濟今年似乎“一枝獨秀”,前三季度GDP已經高達187874.9億美元,同比增長2.4%,名義增速更是接近9.8%,GDP增量為1.67萬億美元,繼續在全球各國、各地區中保持較大優勢。
不過,美國經濟面臨的問題也一點不小。債臺高築不說,當前也面臨著過去40年來最嚴重的通貨膨脹危機。高通脹極大地提升了美國的名義GDP增速,但這是不健康的。
通脹越高,對經濟的損害也越大,上世紀70年代,美國就因為通脹等問題陷入了長達10年的經濟滯脹。所以,美國瘋狂加息,主要目的便是遏制高通脹。
當然,匯率波動對GDP的影響是短期的。隨著美國加息周期結束,降息開啟,美元還是會回調的。屆時以美元計價的GDP,不管是中國還是英法德,又會出現新一輪的快速上漲。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