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許多投資者而言,2022年是資產泡沫累計數年後清脆爆裂的歷史里程碑。全球股票、債券市場市值累計蒸發數十萬億美元、大宗商品和外匯市場也隨之瘋狂起舞。
隨著美聯儲上周將2022年的加息步伐鎖定在425個基點之時,各個大類資產的全年表現也基本蓋棺定論。
雖然加息推動美債收益率瘋狂攀升,漲幅列榜首,但對於美債的持有者本身而言是數十年一遇的巨虧。後續漲幅排名居前的,倫鎳、天然氣、農產品(行情000061,診股)等也都受到交易所的流動性事件和俄烏衝突影響。所以今年可謂是大類資產在外部事件衝擊下風雨飄搖的一年。
(部分大類資產表現,2022年為截至12月23日當周數據,來源:Wind、Tradingview)
時至年底,隨著十年期美債收益率走完一輪盪氣迴腸的沖高回落,在此期間多數股指的跌幅超過20%,原油市場則在暴漲80%後,又幾乎回吐所有的漲幅。
在這樣的背景下,美聯儲又一次成為全球經濟的大麻煩,高通脹+美元強勢升值的背景也向一眾國家輸入了不穩定性,包括斯裡蘭卡、加納都已經進入主權債務違約的境地。畢竟大多數國家進口能源、糧食所用的結算貨幣仍然是美元,此消彼長之間意味著大多數國家光是為了維持基本生計,就需要消耗更多的資源。
(哀鴻遍野的外匯市場,來源:TradingView、財聯社)
這裡面當然也有“幸免”的個例,巴西由於此前數年貶值幅度較大且提前啟動加息步伐,使得該國貨幣的表現獨樹一幟地亮眼。而俄羅斯盧布則是另外一個故事,在俄烏衝突爆發後,盧布兌美元的匯率一度腰斬,但俄羅斯隨後將天然氣貿易的結算與盧布掛鉤,憑此一招扭轉頹勢。
這一年的金融市場足跡
就在2022年的第一個交易日(1月3日),美股龍頭蘋果公司的市值一度摸到3萬億美元,但這也象徵著科技成長股最後的倔強。雖然在今年夏天,市場曾因誤讀鮑威爾的言論引發過一輪強勢反彈,但很快就被美聯儲強勢打壓。時至歲末,蘋果公司的市值已經跌至2.1萬億美元,而納指的回撤幅度也接近驚人的32%。
(蘋果公司日線圖,來源:Tradingview)
其實就在今年1月,隨著美國通脹數據躥升至7%,以及勞動者薪酬增速達到近20年新高,美股市場已經出現過一輪超10%的回撤,但當時鮮有人認為,新年初的股市下跌可以延續整整一年。美國的通脹數據也經歷了一整年的火熱波動,直到年底才剛剛回落至7.1%,也是今年開始的起點。
(美國CPI數據,來源:tradingeconomics)
當然這一切的進展都離不開載入史冊的2022年2月24日,隨著俄烏衝突升級為熱戰,這場角力很快就變成了俄羅斯與美國、歐盟等西方國家的消耗戰。隨著西方國家拋出了一輪又一輪製裁,與俄烏兩國關係密切的原油、農產品、工業金屬紛紛開啟了暴漲行情,倫鎳等市場甚至出現了破壞性的行情,由此導致的流動性問題到年底都未能修複。
對於原油市場而言,隨著地緣局勢持續緊張,年初一度快速從80美元/桶漲至三月底的138美元/桶;隨後在全球央行和政府逐漸將工作重心向打擊通脹傾斜,今年下半年開始油價也持續走低,慢慢回落至年初水平。
(布油日線圖,來源:Tradingview)
差不多就在俄羅斯意識到“速勝”烏克蘭可能性渺茫的同時,美聯儲在3月16日如期啟動加息。時至今日,美聯儲政策制定者的言論都是指揮風險資產走向的“尚方寶劍”。
隨後的一個月時間里,全球經濟再度遭遇了新一輪的供應鏈緊張。就在全球大部分地區的經濟開始放緩之時。特斯拉的創始人馬斯克則是處於春風得意的狀態,一方面他麾下的特斯拉再度刷新了利潤紀錄,同時他還敲定以440億美元價格收購社交媒體推特的協議。在大洋彼岸的另一頭,科技投資人孫正義即將宣佈軟銀遭遇前所未有的百億美元巨虧。
當然成長股投資者的噩夢才剛剛開始,6月15日美聯儲宣佈自1994年後首度單次加息75個基點,同時這個加息幅度將會一直維持到11月。到6月30日收盤時,標普500指數大跌21%,也是自1970年後的最大上半年跌幅。
回過頭來看,美國這一輪通脹的峰值,恰恰就是7月13日公佈的美國6月CPI(9.1%)。
在之後的幾個月里,除了史上最罕見的連續高溫和下降緩慢的通脹外,我們還見證了特朗普的海湖莊園被FBI搜查並見證了英國首相快速更迭。不過有一件事情至今仍產生著巨大的影響:拜登在8月16日簽署《通脹縮減法案》,其中大力投資扶持本土新能源產業的項目引發了全球貿易伙伴的齊聲擔憂,也給全球供應鏈埋下了不確定性。
時間到了9月,俄羅斯與歐盟之間的能源拉扯也達到了極限。在“渦輪事件”後俄羅斯於9月2日暫停通過北溪管道向歐洲供應天然氣。就在1個月後,北溪天然氣管道均遭遇蓄意爆破,徹底斷了俄歐緩和的後路。
10月底,世界首富馬斯克掙扎了數月後,最終接受了以440億美元的價格買下推特。抱著水缸大搖大擺進入公司後隨機開始了大規模的折騰,他也在兩個月後將世界首富的位置讓給了法國奢侈品巨頭阿爾諾。
隨後的美國中期選舉也沒有對市場帶來巨大衝擊,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共和黨未能打出預想中的完勝,且未能拿下參議院的控制權。雖然在共和黨這一邊有著巨大影響力的特朗普依然在一周後宣佈參加2024年大選,但這個結果本身也令他的選舉前景黯淡了不少。他的家族和產業目前也縈繞在一系列司法調查中間。
就在特朗普宣佈參選前幾天,加密貨幣交易所FTX爆出驚雷,隨後牽扯出一起濫用上百億美元用戶存款的大案。年僅30歲的FTX創始人山姆·班克曼-弗里德目前已經被引渡回美國,接下來他將面臨一系列欺詐指控。
在整個行業雷聲不斷的過程中,比特幣的價格也從年初的4萬美元一路跌至1.6萬美元,宣告著這項資產再一次進入了寒冬。
(比特幣日線圖,來源:TradingView)
風雲變幻之際 如何在A股市場把握環球機會?
在過去一年裡,財聯社的環球頻道已經用上萬篇報道將全球資產的跌宕起伏娓娓道來。然而也有不少讀者存在這樣的疑問:作為A股股民,這些外國的大類資產走勢怎麼變成投資機會呢?
事實上,從2006年開始A股市場上就一直允許散戶通過經監管批准的合格境內投資者(QDII)參與境外資本市場投資,投資範圍覆蓋股票、債券、大宗商品、黃金、地產等不同種類。今年隨著“抄底港股”的關註度上升,也帶火了這類資產,推動QDII基金管理規模首度超過3000億人民幣。
但從收益率的角度來看,雖然投向港股的基金規模和熱度頗高,但與大宗商品相關的基金仍輕鬆“霸榜”今年的收益率排名。
(QDII基金收益率排名,來源:東財Choice)
在所有QDII中,表現最為亮眼的是廣發基金的道瓊斯石油指數證券投資基金,旗下4只分級基金的收益率基本都在50%以上,其中A類人民幣份額“石油LOF”目前仍以64%的收益率領跑。考慮到追隨其後的華寶油氣和諾安全球油氣資源LOF處於同一條投資賽道,因此基本可以提前預判廣發基金摘得今年的QDII年度收益率冠軍。
從收益率也能看出,這些基金投資的是與油氣相關的個股,而不是國際原油期貨產品,原油期貨的年化收益已經被基本抹平。所以購買了這些產品的股民,更需要關註的是康菲石油、西方石油等個股的股價變化,而不是WTI原油期貨的波動。
整體來說,在2022年全球股市整體表現的背景下,大多數跟蹤外國指數的QDII自然也難以取得正向回報。在年初至今虧損超過3成的基金中,就包含多支跟蹤納斯達克100指數和移動互聯網公司的基金。
Leave A Reply